目前门诊号仅剩10个,快速预约挂号

在线预约 053158525588

济南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办

   济南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办?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医生呼吁:该如何杜绝儿童手机游戏上瘾游戏充值?2018年5月,成都南光8岁女孩慧慧(化名)为占据某手游"土豪排行榜首",仅仅12天花掉母亲卡上的13万元。

 
  2017年7月,为了让手游里的人物更华丽、装备更厉害,福州12岁男孩在40多天内,用母亲的银行账号充值300多次,金额达3万多元。
 
  2017年6月,湖南邵阳13岁的成成(化名)在手游充值上,不到30天陆续花费了做心脏病手术的5万元“救命钱”。
 
 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屡见不鲜,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,有登记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达549宗,其中对腾讯公司的投诉达456宗,占比超过八成。
 
  涉案金额在10000元及以上的投诉88宗,占16.03%;5000元以下的有377宗,占68.87%。多么醒目的数字,华丽得令人触目惊心。这仅仅是有登记的,不为人知的又有多少?
 
  比起80、90后童年的打弹珠、推铁环、跳山羊、扔沙包,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浪潮中,如今未成年人的娱乐生活大多被绝地求生、王者荣耀、英雄联盟等游戏充盈,他们沉浸在网络与掌上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。
 
  令人羡慕的“土豪式”游戏充值,是当下未成年人科技与时代感爆棚的体现么?
 
  一、榜样缺失意识淡薄
 
  对孩子最温情的关怀便是陪伴,但陪伴不仅仅是陪孩子尬聊。尤其是对未成年人,父母是孩子的老师,为人父母更应以身作则。如果父母每天都是“低头族”,沉迷于网络游戏、短视频等无法自拔,劝诫孩子不要沉迷游戏的底气能有多足?
 
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在最亲密的关系中,在这样的环境中,以孩子的自制力怎么可能做到出“淤泥”而不染,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很重要。未成年人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,没有形成对游戏的依赖,又怎么会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游戏充值?
 
  “你能玩,我为什么就不能玩”,孩子在父母阻止自己玩手机的时候这样质问,啪的甩给孩子一巴掌,“小崽子!反了你了!竟管起我来了!”
 
  这样暴力的父母现实中很少,但劝孩子不玩游戏故作一本正经的很多。“看看你成啥了,成天就知道玩游戏,还满口脏话,哪像是这么大孩子该说出来的。”
 
  可父母有没有意识到,下班后的自己在游戏时间上花费了多少,“低头”了多长时间?这样“以五十步笑百步”来劝诫孩子,无非徒增表里不一的虚伪罢了!
 
  家长在做好榜样的同时,也要提高支付防范和维权意识。未成年人受生活阅历、自身心理特点等影响,金钱观念不强,家长对支付密码的保护就尤为重要。有人会问,每次扣钱不都会有短信通知吗?
 
  还是太小瞧如今熊孩子的智商了,他们知道小额消费在没有开通业务的情况是不会发短信的,即使发了短信,连删除短信的本事也不会,这么喜人的智商还玩什么游戏。
 
 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,无论在榜样树立还是安全防范中都应深刻反思,家庭本应是孩子成长的乐园,勿让不良风气影响他们。
 
  二、智能手机推波助澜
 
  智能手机愈加成为众多父母照看孩子的不二法宝,孩子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就不会乱跑乱跳。但智能手机中的游戏对年龄限制、游戏内容以及扣费方式是否使人一目了然。
 
  稀里糊涂产生的费能算作游戏公司照看孩子的费用吗?这不正是当初父母图一时轻松自在,扔给孩子智能手机的恶果?显然大多数父母不甘自食其果。
 
  未成年人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群体,父母拿起法律武器挽回自己的损失是必要也很正确。但向运营公司索赔胜算有多少?武汉一名10岁男孩,多次偷偷用家长的手机给自己发微信红包,然后充值玩手游。家长曾将腾讯公司诉至法院,由于举证难度较大,最终选择撤诉。父母既然不愿为昂贵游戏费用买单,为何不防患于未然?
 
  智能手机成为父母与孩子情感增进的新宠,有的父母为便于联系主动给未成年孩子买手机,但孩子却本末倒置,用于游戏。游戏并非“洪水猛兽”,没必要将其与未成年人的生活完全隔离,这些游戏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未成年人的社交,丰富未成年人的课外生活。
 
  但在未成年人自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,父母这样的美好初衷是方便孩子还是危害孩子,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?父母是否知道孩子在掌上游戏中玩儿得不亦说乎?在虚拟世界中消费了多少?
 
  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使用无可厚非,但应该有个度。智能手机在给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推波助澜,但归根结底,趋利避害才是关键!
 
  三、运营公司敷衍了事
 
  2017年2月,腾讯推出“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”,家长通过绑定孩子微信和QQ号,可掌握孩子游戏登录和充值状态,并一键控制孩子游戏时间。开发的初衷是好的,但实际却形同虚设,甚至滋生了不法分子将未成年人游戏帐号强行绑定,骗取钱财的行径。
 
  明显的漏洞早已被聪明睿智的熊孩子看穿,他们可通过小号、新注册账号等方式轻松绕过守护平台限制与家长监护。所以这一平台是建立在孩子愿意被监督、互相配合的基础上,否则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。
 
  腾讯成长守护机制有待完善,而有的游戏公司更是象征性地跳出一段提醒文字,无任何限制措施,有个卵用。
 
  2017年5月起,我国法律规定网络游戏用户应实名注册,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消费、游戏时间进行限制,并屏蔽不利于儿童健康的场景和功能等。
 
  很多游戏运营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时,敷衍了事,为追求利益最大化,早已将所谓的企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。
 
  比如在不适宜未成年人玩的游戏登录或支付页面,实行“人、证、脸”合一,未成年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证或假的身份证绕过实名,但能轻松绕过人脸识别么?
 
  游戏运营者应该利用技术手段,从根本上将未成年人挡在此类游戏的门外,而不是混水摸鱼,只想着在未成年人的游戏红利中分一杯羹。
 
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其进行的大额买卖行为需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。可对待未成年人游戏产生费用的态度呢?
 
  少数游戏运营公司出于“关怀”,在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后,确认属实会进行退款。很多游戏运营公司却毫无商量余地,拒绝退款,就算投诉,父母拿不出充足的证据空口无凭也是白搭。
 
  四、监管制度有待完善
 
  现行制度中,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,但这一块儿的监管有待完善。孩子没有经过家长同意偷偷充值,家长有过,游戏运营公司也责无旁贷。如果规定未成年人随意游戏充值,游戏运营方不仅要无条件退款,而且还要接受罚款。
 
  随着企业违法成本的提高,知道痛了,便会迫使自己技术改进。在不适宜未成年人的游戏中,他们既不能登录,又没有充值的机会。即使在适合儿童玩的游戏当中,也会更加规范化。客观上了杜绝了此类现象的产生,完善的制度要比模棱两可的“关怀”效果好很多。
 
  另外对游戏充值也可以实行缓支付,充值费用交由第三方平台,到账周期延长至一周或两周,那么父母在发现孩子异常操作后可以及时撤销与补救,避免与运营公司直接接触,处理结果也会相对公平公正。对于特别巨额的充值,游戏公司客服应该进行电话确认。
 
  建立健全游戏标签制度,除游戏类型标识外,对适宜年龄段加以提示,以技术为支撑,强化年龄识别。另外游戏是否免费,是否有广告或收费链接也要明确说明。
 
  未成年人娱乐的正确引导不可忽视,频发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事件,不是他们物质生活的丰富,而是精神世界的匮乏!
 
  济南孩子玩游戏上瘾怎么办?济南远大脑康中医院医生呼吁: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走出虚拟世界,转移注意力,真正融入生活。处于懵懂时期的未成年人,需要更多关怀。但是谁又真正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?
专家答疑
英雄联盟有网瘾了怎么办?
一般有网瘾可能是太闲没其他重要事情,或空虚或压抑等心理上的问题。因此为了戒掉网瘾,可以培养其他更有益身心的爱好,或多增加社交活动,与亲朋好友多来往多交流,一旦你发现社交活动或其他文娱活动更能让自己快乐并充实,自然就不会依赖网络了。
青少年网瘾严重该怎么戒除?
网瘾影响着许多青少年的身体,思想,前程,甚至是改变的孩子的一生,一般网瘾严重的孩子是家长都没有办法的,这个时候好的办法就是送去戒网瘾的学校。